《新闻研究导刊》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比较分析 ——以1938-19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1
 
同题新闻是在新闻研究实践中提出并逐渐固定的术语,“同题新闻的‘ 题’主要指的是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而不是指新闻标题。同题新闻,就是不同媒体面对同一新闻题材而进行的报道”①。九一记者节创立源于1933年刘煜生案,成立后每年记者节及其前后报刊会刊登相关报道。《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分别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中间派力量、国民党主办报纸的代表,以“记者节”为题材的庆祝活动、新闻工作的表彰、总结和指示等报道,可以作为分析三家报纸的新闻观念和新闻舆论思想的文本材料。在抗战相持阶段,三家报纸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相同之处表明当时社会环境下报纸的基本使命和利益团体的共同诉求,不同之处则源自其所代表的不同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对新闻工作和从业者有着不同的要求。 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形式异同 抗战相持阶段《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报道总数和体裁差别都比较大。其中《新华日报》32篇、《大公报》15篇、《中央日报》11篇,《新华日报》的报道总量和评论所占比例最大,利用特写、漫画、名单等多种形式传递信息和观点;《大公报》的报道数量比较稳定,既有消息又有评论,消息和评论接近2∶1的比例;《中央日报》的报道总量最少,消息与评论基本持平。 抗日战争时期战时新闻学兴起,新闻业界和学界多转向为战时新闻思维,如杜绍文在《战时报学讲话·前言》中指出报人有三大“神圣任务”:“确保胜利的信心”“倡导同胞的气节”“发扬正确的舆论。”②抗日战争对新闻记者的作风和文风、工作任务和精神信念都提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日报》1939-1942年连续四年每年以一整个版面刊登九一记者节的新闻评论,对新闻记者和新闻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引导。消息重传递信息,评论重引导舆论,窥一斑观全豹,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闻记者的重视,更体现了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 除报道总数较多和新闻评论占比较大以外,《新华日报》其他形式的报道数目最多且类型最丰富。如1940年的通讯《自己节日的日记》和译文美国E·詹姆斯的《列宁与新闻学》、1941年《纪念记者节》漫画和名单《抗战以来的殉职报人》。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最佳表现形式,准确地选择文字、图画、表格形式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传达意义。1939年9月1日《新华日报》第四版的漫画《我们笔头工作者的检讨》,图中一名记者手握巨大的钢笔,尖锐锋利的笔头从记者手中直穿卖国贼,最后击倒日本侵略者,主题与意义跃然纸上,非常直观。 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内容比较 梵·迪克在他的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提出了新闻话语分析的四个主要方面:宏观结构,如话语的开始、结尾,故事的背景,新闻中的标题等各种形式;微观结构,包括语音、词汇、句型以及意义;风格是说话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话语形式上进行选择的结果,这些话语形式表达的意义是几乎一样的,或者说它们指向的物体即所指是一样的;还有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③笔者将从宏观的主题、微观的句型和词汇,以及三家报刊的行文风格与修辞进行对比。 1.宏观结构的主题。报道的主题是通过命题的宏观规则来实现,通常在标题中展现,并且在文中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的规则来实现。④1938-1943年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新闻标题有三个特点: 其一,它们都有关于“庆祝或纪念记者节”的相关主题,围绕特定的节日的特定活动来展开。相同的新闻事件却能从标题中看出报道主题的偏差。《中央日报》关于这一新闻事件的标题是“中宣部文化运动委员会电慰全国新闻界”“张部长致训勗勉”;《大公报》的新闻标题是“××记者节”再加上特定的活动;《新华日报》则比较简洁,多以“纪念记者节”为标题。标题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主题,《中央日报》偏重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所作所为,明显侧重于政治宣传;《大公报》《新华日报》则更侧重于事实的陈述。 其二,无论是《新华日报》《大公报》还是《中央日报》都有关于“记者节”的新闻评论,三家报刊都在记者节这样一个适当的时机进行新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同时对新闻记者进行勉励与引导。《大公报》除了记者节活动的报道外,其他的标题多以“记者节的怀缅或纪念”为主题;《中央日报》以“报人、新闻战线”为主题;而《新华日报》的报道主题不仅有纪念活动,还有对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具体的总结与反思,如《记者今日的责任》《报纸和新的文风》《记者要努力理论学习》等。 其三,为《新华日报》所特有的主题——抗战敌后根据地的新闻工作和列宁新闻思想,如《华北敌后同业的工作和生活》《冀中的新闻工作是怎样支持的》《列宁与新闻学》等。 虽同是九一记者节,但《新华日报》的报道主题更加丰富多样,既有全体记者也有敌后根据地的同业,既有整体的反思与建议也有具体的建议与指引;《中央日报》的主题以国民党和政府为侧重点;《大公报》的政治倾向没有二者那么明显。 2.微观的词汇和句型。词汇和句型的对比必然要回归到报道原材料,以三家报刊都有评论文章的1942年为主,即以《大公报》的《记者节的怀缅》、《中央日报》的《记者节》、《新华日报》的《纪念记者节》《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为研究文本,但不限于此进行微观层面的比较分析。 (1)词汇的比较 词汇是新闻语言的基本材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词汇有多种不同的种类,从语法方面分为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三家报纸在九一记者节的评论中都以“我”为主进行论述,人称代词大多是“我们”“我们报人”“我们的报纸”,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新华日报》的文章里出现“毛泽东同志”“苏维埃”“列宁”等名词,而《大公报》《中央日报》中出现“蒋委员长”“张部长”等,不同的名词指称不同的人,其所代表的立场和阵营也就泾渭分明。 《大公报》的评论中动词的使用特别突出,如“宣扬、诛伐、培植、克服、体谅、爱护、尊重”等;《新华日报》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如“糊涂的观念”“伟大机器”“正确地对待党”。动词使用得多句子一般就会短小,文章读起来生动紧凑;形容词和副词使用较多,被修饰的对象被描述得更加形象、具体,主观色彩更加浓厚,也更能体现报纸的倾向性。 (2)句型的比较 语法学上的句子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四种句型,在新闻文本中,陈述句常被用来客观陈述事实;疑问句通常在表示 “设问”“疑惑”“反驳”等感情色彩时使用,有时会有比感叹句情感更为强烈、比陈述句结论更为肯定的效果;感叹句常用来表示快乐、悲哀、惊异或恐惧等情绪,而祈使句则用来表示要求、命令、劝告、嘱咐和建议。三家报纸九一记者节的评论文章中都使用为数不少的“难道”“是否”等设问句和反问句,虽是问的形式,但表达肯定和劝告的意义,语气更为强烈。三家报纸都使用多种句式来突出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实践的意见和态度,进行引导和劝服。 3.风格与修辞。风格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可以从具体的表现着眼,新闻修辞也可以从具体的策略性手段如引语的使用来比较,三家报纸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风格与修辞各异。 《新华日报》的文章通俗化、口语化特征明显。如1942年记者节的评论《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中写道:“而且对于我们的报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有一部分同志还有‘一大堆糊涂观念’,我们有一部分同志还不知道我们的报纸是建设、推进抗战和革命事业的伟大机器,却以为我们每天在白纸上排一些黑字是看着好玩的。”⑤用通俗但是形象、朴素却又在理的语言劝勉记者,报道还数次引用列宁与毛泽东的话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规劝,以增强说服力。 《大公报》记者节的报道辞藻优美,文人气息浓厚,有不少对古典著作的引用。如“领袖确是以国士待报人,我们自然也应该以国士报之”⑥,出自《战国策·赵策》“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九一记者节的评论文章引经据典、铿锵有力,这样的风格与大公报的办报群体、办报主张密切相关。 《中央日报》九一记者节的报道则显得严肃、正经,它的新闻标题就足以说明,如“检阅新闻阵容”“张部长致训勗勉”,报道中多引用行政级别较高的官员的话语,如总理遗训、程沧波主席王世杰部长等的致训。《中央日报》的风格既不同于《新华日报》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也不同于《大公报》精英主义的文人风格,而是作为国民党的机关刊物、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喉舌进行非常官方的宣传和引导,难免显得生硬。 结 语 抗战相持阶段中,《新华日报》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报道总量最大、主题和内容最为丰富,不仅根据当时的宣传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新闻工作和记者进行总结、提出意见,还不遗余力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将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新闻工作介绍给广大人民,文风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大公报》本身不是超阶级的,但它关于九一记者节的报道不仅鼓舞激励记者,也主张政府体谅和爱护报人,呈现了较优的宣传路径。《中央日报》以国民党政府的立场为着眼点和出发点,虽有信息,但略显生硬和无趣,不注重勉励与引导的效果。 注释: ①郭光华:《同题新闻大比拼》[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杜绍文:《战时报学讲话·前言》[M],战地图书出版社,1941年版,第2页 ③④【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0页 ⑤《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N],《新华日报》,1942年9月1日,第三版 ⑥《记者节的怀缅》[N],《大公报》,1942年9月1日,第二版 ①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M],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②韩辛茹:《新华日报史》[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③李秀云:《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④肖燕雄:《〈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同题新闻抗日话语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9期 ⑤李彬:《中国新闻网社会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同题新闻是在新闻研究实践中提出并逐渐固定的术语,“同题新闻的‘ 题’主要指的是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而不是指新闻标题。同题新闻,就是不同媒体面对同一新闻题材而进行的报道”①。九一记者节创立源于1933年刘煜生案,成立后每年记者节及其前后报刊会刊登相关报道。《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分别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中间派力量、国民党主办报纸的代表,以“记者节”为题材的庆祝活动、新闻工作的表彰、总结和指示等报道,可以作为分析三家报纸的新闻观念和新闻舆论思想的文本材料。在抗战相持阶段,三家报纸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相同之处表明当时社会环境下报纸的基本使命和利益团体的共同诉求,不同之处则源自其所代表的不同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对新闻工作和从业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形式异同抗战相持阶段《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报道总数和体裁差别都比较大。其中《新华日报》32篇、《大公报》15篇、《中央日报》11篇,《新华日报》的报道总量和评论所占比例最大,利用特写、漫画、名单等多种形式传递信息和观点;《大公报》的报道数量比较稳定,既有消息又有评论,消息和评论接近2∶1的比例;《中央日报》的报道总量最少,消息与评论基本持平。抗日战争时期战时新闻学兴起,新闻业界和学界多转向为战时新闻思维,如杜绍文在《战时报学讲话·前言》中指出报人有三大“神圣任务”:“确保胜利的信心”“倡导同胞的气节”“发扬正确的舆论。”②抗日战争对新闻记者的作风和文风、工作任务和精神信念都提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日报》1939-1942年连续四年每年以一整个版面刊登九一记者节的新闻评论,对新闻记者和新闻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引导。消息重传递信息,评论重引导舆论,窥一斑观全豹,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闻记者的重视,更体现了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除报道总数较多和新闻评论占比较大以外,《新华日报》其他形式的报道数目最多且类型最丰富。如1940年的通讯《自己节日的日记》和译文美国E·詹姆斯的《列宁与新闻学》、1941年《纪念记者节》漫画和名单《抗战以来的殉职报人》。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最佳表现形式,准确地选择文字、图画、表格形式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传达意义。1939年9月1日《新华日报》第四版的漫画《我们笔头工作者的检讨》,图中一名记者手握巨大的钢笔,尖锐锋利的笔头从记者手中直穿卖国贼,最后击倒日本侵略者,主题与意义跃然纸上,非常直观。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内容比较梵·迪克在他的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提出了新闻话语分析的四个主要方面:宏观结构,如话语的开始、结尾,故事的背景,新闻中的标题等各种形式;微观结构,包括语音、词汇、句型以及意义;风格是说话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话语形式上进行选择的结果,这些话语形式表达的意义是几乎一样的,或者说它们指向的物体即所指是一样的;还有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③笔者将从宏观的主题、微观的句型和词汇,以及三家报刊的行文风格与修辞进行对比。1.宏观结构的主题。报道的主题是通过命题的宏观规则来实现,通常在标题中展现,并且在文中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的规则来实现。④1938-1943年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新闻标题有三个特点:其一,它们都有关于“庆祝或纪念记者节”的相关主题,围绕特定的节日的特定活动来展开。相同的新闻事件却能从标题中看出报道主题的偏差。《中央日报》关于这一新闻事件的标题是“中宣部文化运动委员会电慰全国新闻界”“张部长致训勗勉”;《大公报》的新闻标题是“××记者节”再加上特定的活动;《新华日报》则比较简洁,多以“纪念记者节”为标题。标题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主题,《中央日报》偏重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所作所为,明显侧重于政治宣传;《大公报》《新华日报》则更侧重于事实的陈述。其二,无论是《新华日报》《大公报》还是《中央日报》都有关于“记者节”的新闻评论,三家报刊都在记者节这样一个适当的时机进行新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同时对新闻记者进行勉励与引导。《大公报》除了记者节活动的报道外,其他的标题多以“记者节的怀缅或纪念”为主题;《中央日报》以“报人、新闻战线”为主题;而《新华日报》的报道主题不仅有纪念活动,还有对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具体的总结与反思,如《记者今日的责任》《报纸和新的文风》《记者要努力理论学习》等。其三,为《新华日报》所特有的主题——抗战敌后根据地的新闻工作和列宁新闻思想,如《华北敌后同业的工作和生活》《冀中的新闻工作是怎样支持的》《列宁与新闻学》等。虽同是九一记者节,但《新华日报》的报道主题更加丰富多样,既有全体记者也有敌后根据地的同业,既有整体的反思与建议也有具体的建议与指引;《中央日报》的主题以国民党和政府为侧重点;《大公报》的政治倾向没有二者那么明显。2.微观的词汇和句型。词汇和句型的对比必然要回归到报道原材料,以三家报刊都有评论文章的1942年为主,即以《大公报》的《记者节的怀缅》、《中央日报》的《记者节》、《新华日报》的《纪念记者节》《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为研究文本,但不限于此进行微观层面的比较分析。(1)词汇的比较词汇是新闻语言的基本材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词汇有多种不同的种类,从语法方面分为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三家报纸在九一记者节的评论中都以“我”为主进行论述,人称代词大多是“我们”“我们报人”“我们的报纸”,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新华日报》的文章里出现“毛泽东同志”“苏维埃”“列宁”等名词,而《大公报》《中央日报》中出现“蒋委员长”“张部长”等,不同的名词指称不同的人,其所代表的立场和阵营也就泾渭分明。《大公报》的评论中动词的使用特别突出,如“宣扬、诛伐、培植、克服、体谅、爱护、尊重”等;《新华日报》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如“糊涂的观念”“伟大机器”“正确地对待党”。动词使用得多句子一般就会短小,文章读起来生动紧凑;形容词和副词使用较多,被修饰的对象被描述得更加形象、具体,主观色彩更加浓厚,也更能体现报纸的倾向性。(2)句型的比较语法学上的句子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四种句型,在新闻文本中,陈述句常被用来客观陈述事实;疑问句通常在表示 “设问”“疑惑”“反驳”等感情色彩时使用,有时会有比感叹句情感更为强烈、比陈述句结论更为肯定的效果;感叹句常用来表示快乐、悲哀、惊异或恐惧等情绪,而祈使句则用来表示要求、命令、劝告、嘱咐和建议。三家报纸九一记者节的评论文章中都使用为数不少的“难道”“是否”等设问句和反问句,虽是问的形式,但表达肯定和劝告的意义,语气更为强烈。三家报纸都使用多种句式来突出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实践的意见和态度,进行引导和劝服。3.风格与修辞。风格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可以从具体的表现着眼,新闻修辞也可以从具体的策略性手段如引语的使用来比较,三家报纸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风格与修辞各异。《新华日报》的文章通俗化、口语化特征明显。如1942年记者节的评论《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中写道:“而且对于我们的报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有一部分同志还有‘一大堆糊涂观念’,我们有一部分同志还不知道我们的报纸是建设、推进抗战和革命事业的伟大机器,却以为我们每天在白纸上排一些黑字是看着好玩的。”⑤用通俗但是形象、朴素却又在理的语言劝勉记者,报道还数次引用列宁与毛泽东的话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规劝,以增强说服力。《大公报》记者节的报道辞藻优美,文人气息浓厚,有不少对古典著作的引用。如“领袖确是以国士待报人,我们自然也应该以国士报之”⑥,出自《战国策·赵策》“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九一记者节的评论文章引经据典、铿锵有力,这样的风格与大公报的办报群体、办报主张密切相关。《中央日报》九一记者节的报道则显得严肃、正经,它的新闻标题就足以说明,如“检阅新闻阵容”“张部长致训勗勉”,报道中多引用行政级别较高的官员的话语,如总理遗训、程沧波主席王世杰部长等的致训。《中央日报》的风格既不同于《新华日报》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也不同于《大公报》精英主义的文人风格,而是作为国民党的机关刊物、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喉舌进行非常官方的宣传和引导,难免显得生硬。结 语抗战相持阶段中,《新华日报》九一记者节同题新闻的报道总量最大、主题和内容最为丰富,不仅根据当时的宣传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新闻工作和记者进行总结、提出意见,还不遗余力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将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新闻工作介绍给广大人民,文风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大公报》本身不是超阶级的,但它关于九一记者节的报道不仅鼓舞激励记者,也主张政府体谅和爱护报人,呈现了较优的宣传路径。《中央日报》以国民党政府的立场为着眼点和出发点,虽有信息,但略显生硬和无趣,不注重勉励与引导的效果。注释:①郭光华:《同题新闻大比拼》[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②杜绍文:《战时报学讲话·前言》[M],战地图书出版社,1941年版,第2页③④【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0页⑤《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N],《新华日报》,1942年9月1日,第三版⑥《记者节的怀缅》[N],《大公报》,1942年9月1日,第二版参考文献:①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M],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②韩辛茹:《新华日报史》[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③李秀云:《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④肖燕雄:《〈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同题新闻抗日话语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9期⑤李彬:《中国新闻网社会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文章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网址: http://xwyjdk.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159.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卷首语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新闻研究导刊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